亳州白芍《本草纲目》中对芍药的记载

花语大全 浏览

一、亳州白芍《本草纲目》中对芍药的记载

白芍,又称将离、梨食、金芍药(白者)与木芍药(赤者),根部具有苦味,性平,无毒。它原生于丘陵地带,现常被人们在家种植以求得其花叶繁茂,为此需施加肥料。芍药的药用根部通常在每年八九月间被分割并利用,作为药材。

白芍药有多种功效,例如治疗腹中虚痛,可与炙甘草一同煎煮,夏季加黄芩,冬季视寒温情况添加肉桂。对于骨痛,取芍药和虎骨炙后研细,泡入酒中饮用。脚气肿痛则可将白芍药与甘草研末,用水送服。消渴时,白芍药和甘草等分煎服,每日三次。止鼻血时,芍药研细后用水送下,若同时伴有咯血,可与犀角末混合冲服。

对于月经不调和崩漏,白芍药与柏圳等药材配合使用,可缓解症状。赤白带长期不愈的情况,白芍药与干姜混合,空心服下。刀伤时,白芍药熬黄后内服,外敷药末于伤口。木舌肿满时,赤芍药和甘草的煎液可用于漱口。对于鱼骨鲠喉,嚼碎白芍药并咽下汁液。

芍药地黄汤是一剂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良方,适用于各种出血性病症,如血热动血、蓄血发热等。方中犀角、生地、芍药和丹皮各司其职,构成了一剂针对热入血分的治疗良方。

二、骆驼骆驼乳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的消渴原因是什么?

不是骆驼乳,本草纲目上说的是牛羊乳和驴马乳。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224页

上消多饮,中消多食,下消小便如膏油。

生津润燥:栝楼根、为治消渴要药。煎汤,作粉,熬膏皆良。黄瓜蒌、王瓜子、王瓜根、生葛根、白芍药、兰叶芭、蕉根汁、牛蒡子、葵根、甘藤汁、大瓠藤汁、菰米、清梁米、粟米、麻子仁、沤麻汁、波棱根、出了籽萝卜、蔓菁根、竹笋、生姜、乌梅、椑柿子、君迁子、李根白皮、山矾、矾石、五倍子、百药煎、海蛤、魁蛤、蛤蜊、真珠、牡蛎、燖鸡汤、燖猪汤、酥酪、牛羊乳、驴马乳;

降火清金;麦门冬、天门冬、黄连、浮萍、葎草、紫葛、凌霄花、泽泻、白药、贝母、白英、沙参、齐尼、茅根、茅针、芦根、菰根、凫葵、水苹、水莼、水藻、陟厘、莸草、灯芯草、苎根、苦杖、紫菀、荭草、白芷、款冬花、苏子、燕蓐草、小麦、麦麨、薏苡仁、乌豆、大豆苗、赤小豆、腐婢、绿豆、豌豆、冬瓜、梨汁、庵罗果、林檎、芰实、西瓜、甘蔗、乌芋、黄檗、桑白皮、地骨皮、荆沥、竹沥、竹叶、茯苓、猪苓、黄绢、新汲水、腊雪水、夏冰、甘露、醴泉、铅白霜、朱砂、密陀僧、锡吝脂、滑石、石膏、长石、无名异、浮石、石燕、蚕茧、蚕蛹、晚蚕沙、缲丝汤、雪蚕、蜗牛、田螺、蜗螺、蚬、海月、猪脬、雄猪胆、牛胆、乌古瓦、黑铅、黄丹、故麻鞋底、井索头灰;

补虚滋阴;地黄、知母、葳蕤、人参、黄芪、香附、牛膝、五味子、菟丝子、蔷薇根、菝葜、覆盆子、悬钩子、糯米粉、糯谷、稻穰心灰、白扁豆、韭菜、藕汁、椰子浆、栗壳、枸杞、桑葚、松脂、兴石、石钟乳、蛤蚧、鲤鱼、嘉鱼、鲫鱼、鹅、白雄鸡、黄雌鸡、野鸡、白鸽、雄鹊肉、白鸥肉、雄猪肚、猪脊骨、猪肾、羊肾、羊肚、羊肺、羊肉、牛胃、牛髓、牛脂、牛脑、水牛肉、牛鼻、兔及头骨、鹿头;

杀虫;苦楝根皮、烟胶、鳅鱼、鲫鱼胆、鸡肠、鸡内金、五灵脂、犬胆、牛粪、麝香、牛鼻拳、众人溺坑水。

《本草纲目》是明朝注重实践的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系统总结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医学巨著。很多药物已经被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验证,还在治疗糖尿病。但是某些药物目前不宜引用,或者需要更多的证据,需慎用。

三、红芍,白芍起什么作用?

芍药在中药中有“白、赤”之分。《本草纲目》中说:“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近代以开白花者为白芍药,开红花者为赤芍药。白芍药多系家栽,赤芍药多系野生,二者为同一科属植物,其根外观亦无大区别,故六朝以前统称为芍药。现代研究表明,芍药的根含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苯甲酸等成分。

芍药甙具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使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据此,现代以白芍为主治疗肝硬化等各种腹水症,具有泻下腹水、减轻疼痛、缓解症状的功效,且有祛邪而不伤正的功效。

赤芍药具有行瘀、止痛、凉血的功效。可用于治月经不调、闭经等症。

转载请注明:盆景网 » 亳州白芍《本草纲目》中对芍药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