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树的资料

盆景知识 浏览

一、柘树的资料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淡灰色,成不规则的薄片状剥落;幼枝有细毛,后脱落,有硬刺,刺长5—30毫米。叶卵形或倒卵形,长3—12厘米,宽3—7厘米,顶端锐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幼时两面有毛,老时仅背面沿主脉上有细毛。花排列成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聚花果近球形,红色。花期6月,果然期9—10月。

产江苏各地,生于阳光充足的荒地和路旁;分布于河北南部、华东、中南、西南等省区。

茎皮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根皮入药,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淤止痛;木材为黄色染料;叶饲蚕;果食用和酿酒。我国古时桑拓并称,可见它的用途不次于桑。

本品为桑科植物柘树[Cudrania.tricuspidata(Carr.)Bur.]茎叶经加工制成的糖浆。

【作用与用途】甘温无毒,功能活血去痰、补劳损虚。药理试验证明,本品对实验动物肿瘤瘤株U27、S180、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抑制率,并有一定镇痛作用。临床对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有一定的疗效,能使部分患者肿块稳定,具有改善梗阻、减轻疼痛、增进食欲,增加体重,消退胸腹水等作用,能使晚期病人抵抗力增加,恶液质改善。

本品适用于晚期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及结肠癌。也可试用于其他癌症。

【不良反应】除个别有大便溏薄及次数增加外,未发现其他副作用。

【参考剂量】口服 糖浆,每次24毫升,每日3次。

静滴 柘木(树)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3克),每日一次40-100毫升,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一个月为一疗程。

柘 木

【基原】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

【原植物】柘树(《救荒本草》)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市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湘阴县志》),柘子、野梅子、野荔枝、老虎肝、黄桑、黄了刺、刺钉、黄疸树、山荔枝、痄腮树、痄刺、九重皮、大丁癀。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米以上。单叶互生,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厘米,基部楔形或圆形,先端钝或渐尖,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除下面脉略有毛外,余均光滑无毛;基部3出脉,侧脉4-5对;叶柄长约1厘米,略有毛;托叶小,分离,侧生。花单性,雌雄异株;皆成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一或成对腋生;雄花被4裂,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比例花被4裂,花柱1。聚花果近球形,径约2.5厘米,红色,有肉质宿存花被及苞片包裹瘦果。花期6月。果期9-10月。

喜生在阳光充足的荒山、坡地、丘陵及溪旁。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穿破石)、树皮或根皮(柘木白皮)、茎叶(柘树等茎叶)、果实(柘树果实)亦供药用,各样专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日华子本草》:“治妇人崩中血结,疟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月经过多:柘树、马鞭草、榆树。水煎兑红糖服。(《湖南药物志》)

②洗目令明:柘木煎汤,按日温洗。(《海上方》)

③治飞丝入目:柘树浆点(目)了,绵裹箸头,蘸水于眼上缴拭涎毒。(《医学纲目》)

【备考】①《本草衍义》:“柘木,里有纹,亦可旋为器。叶饲蚕曰柘蚕。叶硬,然不及桑叶。”

②《纲目》:“柘,处处山中有之,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实状如桑子而圆粒如椒,名佳子。其木染黄赤色,谓之柘黄。”

二、关于柘木

柘木,不属于珍稀木材,是因为这种树木很难成材,百年以上树龄的柘树,胸径不过20厘米,又源于这种树生长在石灰岩层,条件很恶劣,本身又滋生一种虫,专门钻入树心,所以弯曲不直,疤痕丛生,不能出好材,只能做木柄料,所以就不被人重视了。

柘木,又名黄桑、灰桑,野荔枝、老虎肝、黄疸树、痄腮树、黄了刺、刺丁等,有药用功能,化瘀止血,清肝明目,其木质坚韧,色泽金黄,加工很难,打磨后,有荧光,有过目不忘的魅力,所以,“南檀北柘”不是空谈。

近来,因为木质传统艺术复兴,红木的价格水涨船高,人们的目光聚焦本土稀有木材,古老的柘木也进入收藏爱好者的视线,用此木制作的佛珠、摆件、手摆件等也让人们眼前一亮,流连忘返。虽然目前的价格不是很昂贵,但可以肯定,随着认知度的提高,会出现一木难求的状况,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投资、囤积,相信会有可惜的效益的。

这是木友制作的柘木工艺品,是不是很漂亮啊。

三、柘树的生长习性

喜光亦耐荫。耐寒,喜钙土树种,耐干旱瘠薄,多生于山脊的石缝中,适生性很强。生于较荫蔽湿润的地方,则叶形较大,质较嫩;生于干燥瘠薄之地,叶形较小,先端常3裂。根系发达,生长较慢。

转载请注明:盆景网 » 柘树的资料